为方便各企业单位了解2023年成都市第十五批省级科普基地申报时间、条件要求等问题,下面小编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参考如下,看完之后有任何问题,或是想要了解更多内容,可以直接致电咨询,政策小编在线解答。
免费咨询热线:15855199550 (可加V),11年专业知识产权、财税规划研究
一、申报条件
申报省级科普基地的主体应为四川省行政区域内登记注册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或受法人单位依法委托独立开展科普活动的单位,并符合《四川省省级科普基地管理办法》(已挂四川省科学技术厅 )中“申报条件”的相关规定。
申报科普基地的主体应为四川省行政区域内登记注册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或受法人单位依法委托独立开展科普活动的单位,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具有鲜明的科普主题,具备与开展科普工作相匹配的资源、设施、场所等条件,具有可供公众观看、阅读和索取的科普音像、文字、图片资料;
(二)在全省同行业或同领域中具有先进的科普展示水平和科技知识传播能力,并具有显著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具有常设科普工作机构和完善的管理制度,有年度科普工作计划和中长期科普工作规划;
(四)配备专兼职科普讲解人员;
(五)具有稳定的经费来源,科普经费列入单位年度预算,能保证科普活动的正常开展;
(六)面向公众提供科普服务实效明显,近2年累计组织开展具有一定规模的科普活动5次以上;
(七)具有网站、微信、微博等对外宣传渠道,并定期更新。
场馆类科普基地是指以展示涵盖多学科、多领域或专题性科普知识的有形互动展品为主,长期面向公众开展科普活动的固定场所,包括科技馆、教育文化场馆以及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其他组织内部具有科普功能并有条件向公众开放的场馆、实验室等。申报场馆类科普基地应具备以下分类条件:
(一)科技馆建筑面积一般不少于3000平方米,教育文化场馆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属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其他组织内部具有科普功能并有条件向公众开放类的场馆、实验室等的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
(二)具备与场馆面积、展品数量、参观人次相应的专、兼职科普讲解人员,其中,科技馆专职科普讲解人员一般不少于3名,属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其他组织内部具有科普功能并有条件向公众开放的场馆、实验室等的科普专、兼职讲解人员,不少于2名;
(三)每年向社会公众开放一般不少于250天,其中属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其他组织内部具有科普功能并有条件向公众开放类的场馆、实验室等每年向社会公众开放不少于100天,每年对青少年实行优惠或免费开放的天数不少于30天(含法定节假日),科技活动周、科普活动月、全国科普日等国家、省级重大科普活动期间对公众实行优惠或免费开放,并公布开放的具体日期和活动内容;
(四)年接待公众一般不少于3万人次,其中属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其他组织内部具有科普功能并有条件向公众开放类的场馆、实验室等,不少于1000人次;
(五)具有科普活动策划、组织及实施能力,能利用多种手段和载体定期面向社区、学校、基层单位、农村等开展科普活动。
自然保护地类科普基地是指具有显著科技内涵和科普功能的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等自然资源保护场地。申报自然保护地类科普基地应具备以下分类条件:
(一)已获《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4A级以上旅游景区(点)资质认定;
(二)建有室内科普展馆,展示面积不低于1000平方米,配有能容纳100人以上的多功能报告厅;
(三)室内外展示紧扣自然保护主题,传播科普知识内容准确,科技含量高,信息容量大,充分体现科技元素,具备与旅游参观线路相匹配的科普旅游观光导览、导视系统,设有通俗易懂的科普解说系统,包括完整的科普讲解词、科普标识等;
(四)配备3名以上专、兼职科普讲解人员;
(五)常年向公众开放,年接待公众不少于10万人次;
(六)定期开展科普宣传活动,积极面向青少年组织开展环境教育、自然体验等活动。
生产示范类科普基地是指在技术创新、环境保护、生物医药、食品健康、现代农业等领域,既具有行业代表性,又具备面向公众开展科普活动能力的企业、产业园区等。申报生产示范类科普基地应具备以下分类条件:
(一)所展示的生产技术或工艺流程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或具有规模示范性;
(二)建有固定的科普主题展厅,其中属于企业类的科普展厅面积不低于500平方米,属于产业园区类的展示厅面积不低于1000平方米;
(三)设有安全的参观通道和匹配的科普标识,具有体现特色的科普解说词;
(四)配备2名以上专、兼职科普讲解人员;
(五)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其中企业类科普基地每年向社会公众开放不少于100天、年接待公众不少于5000人次,产业园区类科普基地每年向社会公众开放不少于150天、年接待公众不少于1万人次。
(六)同周边社区、学校等建立长期联系,定期组织开展共建活动。
教育培训类科普基地是指针对科普从业人员、科普志愿者、普通公众(青少年、城镇居民等)开展科普培训和实践的机构。申报教育培训类科普基地应具备以下分类条件:
(一)由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成立,并设有专门从事科普教育培训的部门;
(二)具备一定规模的用于科普教育培训的固定场所及设施设备,用于科普教育活动的场所面积不低于500平方米;
(三)开展科普教育和实践的内容特色鲜明、形式多样,具有完善的课程体系(教材、教学大纲、课程设置等)和明确培训计划,具备持续开发科普教育课程资源的能力;
(四)专职教育培训人员不少于3名,并聘任一定数量的客座专家等兼职培训人员;
(五)每年向社会公众开放不少于200天,年培训人员3000人次以上。
信息传媒类科普基地是指具有全省覆盖能力,以电子媒介(视频、录音、录像等)、印刷媒介(报纸、杂志、书籍)等为载体,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等形式,面向公众开展科普宣传的平台或机构。申报信息传媒类科普基地应具备以下分类条件:
(一)具备主管部门批准的传媒资质;
(二)具有一定数量的广播、电视、网站等科普栏目或报纸、杂志、书籍等科普出版物;
(三)设有专门从事科普内容策划、制作、编辑等业务的部门,配有5名以上的专(兼)职人员;
(四)有固定的栏目或版面针对创新文化、科技新闻、科普知识、科技成果、科普活动、科技政策等相关内容进行宣传,并及时更新。
(五)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二、申报要求
1.省级主管部门、各市(州)科技局分别负责推荐本部门、本地区相关单位申报,中央在川单位直接申报。成都市科技局推荐本地区申报单位不超过7家,其他市(州)科技局推荐本地区申报单位不超过3家。
2.为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及科学家精神,激发青少年创新意识,培养青少年科学兴趣,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结合省委省政府关于“双减”政策的安排部署,第十五批省级科普基地拟重点支持中小学建设省级科普基地。
3.获得推荐的申报单位须填写《四川省省级科普基地认定申请表》(见附表,可在四川省科学技术厅 上下载),经省级主管部门或市(州)科技局审核后统一出具推荐函,同纸质申报材料一式三份及电子版报送四川省科技交流中心(四川省科学技术普及中心)。申报材料和附件佐证材料请自行留底,概不退还。
4.申报截止日期:2023年8月18日。
本期的2023年成都市第十五批省级科普基地申报时间、条件要求相关内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啦,卧涛小编将持续为大家整理知识产权、软件开发、商业计划书、工商注册、财税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股权设计、财税等相关最新资讯内容,四川(成都市、自贡市、攀枝花市、泸州市、德阳市、绵阳市、广元市、遂宁市、内江市、乐山市、南充市、眉山市、宜宾市、广安市、达州市、雅安市、巴中市、资阳市、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各地市企业均可提供免费咨询服务!
欢迎随时电话微信咨询--15855199550 (可加V)!
专注企业服务
专业人做专业事
多对一定制服务
多领域团队定制服务
成功率高
通过率98%以上
高学历团队
团队成员均为高等学历
版权所有©卧涛科技有限公司 皖ICP备13016955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