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25年科技进步奖项目申报即将启动,小编整理了申报条件、评审标准、材料规范、流程等详细要点如下,西安市、铜川市、宝鸡市、咸阳市、渭南市、延安市、汉中市、榆林市、安康市、商洛市需要申请的企业可随时咨询。
科技进步奖项目申报免费咨询热线:17391873147(微信同号)
一、申报主体资质要求
1.项目完成单位
在陕西省内注册或中央驻陕的法人机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
具备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无科研失信记录。
2.项目完成人
限项规定:
2023–2024年度省科技奖获奖项目前三完成人不得作为2025年项目完成人;
同一完成人同年度仅可参与1个项目;
仅从事组织管理或辅助服务的人员不可列为完成人。
签字确认:须提交全体完成人亲笔签署的《完成人合作关系声明》及《知情同意证明》。
二、项目基本条件
1.成果应用时限
整体技术须于2023年6月1日前在陕西省内实现规模化应用(需提供应用协议、验收报告等)。
涉及行政审批类项目(如医疗器械、农业新品种),以获批日期起算满2年(附批准文件)。
2.成果登记
必须通过“陕西省科技业务综合服务信息系统”(http://ywgl.sstrc.com)完成科技成果登记,获取登记证书编号。
3.知识产权归属
核心专利、软件著作权等权属清晰,无纠纷(附法律状态证明)。
三、评审维度与材料要求
1.技术创新性(权重35%)
材料要点:
采用“技术瓶颈–解决方案–对比优势”框架阐述创新点;
每项创新点须有发明专利(授权且排名前三完成人为发明人)或高水平论文(SCI/EI检索)支撑;
提供省级以上科技查新报告,明确技术原创性。
2.应用效益显著性(权重40%)
经济效益:
提供2023–2024年度应用单位加盖公章的效益证明(含新增销售额、利润、税收);
数据须与审计报告、销售发票或完税凭证可交叉验证。
社会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量化说明民生改善效果(如“累计减少患者等待时间XX万小时”);
生态效益:附环境监测机构出具的减排/降耗报告(如“氨氮减排XX%”)。
3.行业推动力(权重25%)
材料要点:
说明项目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中的示范作用;
提供技术推广案例、行业标准文本或产业链协同协议。
四、申报材料组织规范
1.提名书撰写要求
主报告(≤5000字):
第一部分(10%):行业痛点与技术背景
第二部分(60%):技术创新体系(分3–4个创新点,每点含技术突破+专利/论文支撑)
第三部分(30%):应用推广与效益(重点案例详述+数据图表)
附件分层体系:
核心层:专利证书、论文检索证明、查新报告;
应用层:用户报告(≥3份)、检测报告、验收证书;
效益层:销售合同(脱敏处理)、完税证明、标准文本。
2.形式审查红线
纸质版与系统电子版内容完全一致,主件彩色打印;
未完成公示(完成单位公示5个工作日)或公示内容与申报材料不一致;
通用项目含涉密信息(涉密项目须通过省委军民融合办单独提名)。
五、申报流程与节点
1.预准备阶段:完成成果登记;启动效益数据追踪;
2.材料筹备阶段:编写提名书初稿;签署知识产权协议;
3.正式申报阶段:系统提交材料(具体时间以官方通知为准)
六、答辩与评审流程
1.评审环节:
形式审查:淘汰材料不全或资质不符项目(2024年淘汰率23%);
网络评审:双盲评审(双向匿名),按技术创新40分+应用价值40分+材料规范20分评分;
会议终审:第一完成人现场答辩,重点质询技术成熟度与效益真实性。
2.答辩策略:
团队配置:第一完成人(技术主答)+ 财务负责人(效益辅答)+ 应用端代表(案例佐证);
材料优化:提交精简版提名书(20页)+ 核心证据汇编(10页),确保数据可溯源;
质询应对:采用“复述问题–分层解析–闭环总结”话术结构,每项结论需形成“专利佐证+应用验证+数据闭环”证据三角。
七、激励政策参考
1.省级奖金:一等奖20万元、二等奖5万元、三等奖2万元;
2.地市配套(示例):
榆林高新区:一等奖100万元、二等奖80万元、三等奖50万元;
铜川市:一等奖20万元、二等奖5万元;
千阳县:一等奖10万元、二等奖6万元、三等奖3万元。
八、风险规避重点
1.应用年限不足:严格核对首份应用协议/批文日期;
2.重复报奖:确保核心专利/论文未用于既往获奖项目;
3.完成人争议:提前协调完成单位间知识产权分配。
科技进步奖项目申报免费咨询热线:17391873147(微信同号)
专注企业服务
专业人做专业事
多对一定制服务
多领域团队定制服务
成功率高
通过率98%以上
高学历团队
团队成员均为高等学历
版权所有©卧涛科技有限公司 皖ICP备13016955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