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质对比!安徽省创新型中小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条件和打分指标对比指南整理,详情如下,想要知道创小、科小、高企之间的区别吗?如何才能申请创新型中小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请往下接着看!合肥市以及阜阳市、六安市、安庆市、池州市、亳州市、宿州市、马鞍山市、黄山市、宣城市、淮北市、淮南市、蚌埠市、铜陵市、芜湖市、滁州市需要咨询申报创小、科小、高企的可以联系小编为您解答辅导!
免费指导热线:19855109130(可加v),选择全面可靠的一站式体系保障。
解锁千万政策红利,专注于项目申报行业13年,沉淀了精准的政策资源、优质的企业资源、成功的项目资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实战方法论与成熟的服务成功案例体系。除了全力打造自身专业项目团队外,相较同行业最大的优势,在于我们有各个流程阶段的人员,分工明细,细致化;各环节均由专人深度把控。想要咨询各省市任何项目申报的都可以免费咨询渔渔为你做免费项目规划。(勿抄)
一、安徽省创新型中小企业申报条件和打分指标
一、公告条件
评价得分达到 60 分以上(其中创新能力指标得分不低 于 20 分、成长性指标及专业化指标得分均不低于 15 分),
或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 一)近三年内获得过国家级、省级科技奖励。
( 二)获得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等荣誉(均为有效期
内)。
(三)拥有经认定的省部级以上研发机构。
(四)近三年新增股权融资总额(合格机构投资者的实
缴额)500万元以上。
二、评价指标
包括创新能力、成长性、专业化三类六个指标,评价结
果依分值计算,满分为 100 分。
( 一)创新能力指标(满分40分)
1. 与企业主导产品相关的有效知识产权数量(满分20分)
A. Ⅰ类高价值知识产权1项以上(20分)
B. 自主研发的Ⅰ类知识产权1项以上(15分)
C. Ⅰ类知识产权1项以上(10分)
D. Ⅱ类知识产权1项以上(5分)
E. 无(0分)
2.上年度研发费用总额占营业收入总额比重(满分20分)
A. 5%以上(20分)
B. 3%-5%(15分)
C. 2%-3%(10分)
D. 1%-2%(5分)
E. 1%以下(0分)
( 二)成长性指标(满分30分)
3.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满分20分)
A. 15%以上(20分)
B. 10%- 15%(15分)
C. 5%- 10%(10分)
D. 0%-5%(5分)
E. 0%以下(0分)
4.上年度资产负债率(满分10分)
A. 55%以下(10分)
B. 55%-75%(5分)
D. 75%以上(0分)
(三)专业化指标(满分30分)
5.主导产品所属领域情况(满分10分)
A.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10分)
B.属于其他领域(5分)
6.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总额比重(满分
20分)
A. 70%以上(20分)
B. 60%-70%(15分)
C. 55%-60%(10分)
D. 50%-55%(5分)
E. 50%以下(0分)
二、安徽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申报条件和指标
(一)基本条件
科技型中小企业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 台地区)注册成立或依 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会计 核算健全、实行查账征收并能够准确归集研发费用,并缴纳 企业所得税的居民企业。
2.职工总数不超过 500 人、年销售收入不超过 2 亿元、 资产总额不超过 2 亿元。
3.企业所在行业不属于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产业结构 调整指导目录》规定的限制类和淘汰类范围,不属于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科技部《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 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19 号)规定的不适用税前 加计扣除政策的行业。
4.企业在上一会计年度及当年未发生重大安全、重大质 量事故、严重环境违法、严重弄虚作假和科研严重失信行为, 且在上一会计年度及当年未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 失信企业名单。
5.企业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所得分值不低于 60 分,且科技人员指标得分不得为0 分。
(二)直通车条件
符合上述评价条件的企业,若同时符合下列条件中的一 项,不受综合评价所得分值高低限制,可直接确认符合科技 型中小企业条件:
1.企业拥有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证书;
2.企业近五年内获得过国家级科技奖励;
3.企业拥有经认定的省部级以上研发机构;
4.企业近五年内主导制定过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行业 标准。
(三)评价指标
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指标具体包括科技人员、研发投 入、科技成果三类,满分 100 分。
1.科技人员指标(满分 20 分)。按科技人员数占企业职 工总数的比例分档评价。
A.30%(含) 以上(20 分)
B.25%(含)-30%( 16 分)
C.20%(含)-25%( 12 分)
D. 15%(含)-20%(8 分)
E. 10%(含)-15%(4 分)
F. 10%以下(0 分)
2.研发投入指标(满分 50 分)。企业从( 1 )、(2)两 项指标中选择一个指标进行评分。
( 1 )按企业研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分档评价。
A.6%(含) 以上(50 分)
B.5%(含)-6%(40 分)
C.4%(含)-5%(30 分)
D.3%(含)-4%(20 分)
E.2%(含)-3%( 10 分)
F.2%以下(0 分)
(2)按企业研发费用总额占成本费用支出总额的比例分 档评价。
A.30%(含) 以上(50 分)
B.25%(含)-30%(40 分)
C.20%(含)-25%(30 分)
D. 15%(含)-20%(20 分)
E. 10%(含)-15%( 10 分)
F. 10%以下(0 分)
3.科技成果指标(满分 30 分)。按企业拥有的在有效期 内的与主要产品(或服务)相关的知识产权类别和数量(知 识产权应没有争议或纠纷)分档评价。
A.1 项及以上 Ⅰ 类知识产权(30 分)
B.4 项及以上Ⅱ类知识产权(24 分)
C.3 项Ⅱ类知识产权( 18 分)
D.2 项Ⅱ类知识产权( 12 分)
E.1 项Ⅱ类知识产权(6 分)
F.没有知识产权(0 分)
(四)指标说明
1.职工总数
企业职工总数包括企业上一会计年度在职、兼职和临时 聘用人员。在职人员可以通过是否签订了劳动合同、缴纳社 会保险费、缴纳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等方式之一进行鉴别, 兼职、临时聘用人员全年须在企业累计工作六个月以上。
2.科技人员数
企业科技人员是指企业直接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 活动, 以及专门从事上述活动管理和提供直接服务的人员, 包括在职、兼职和临时聘用人员,兼职、临时聘用人员全年 须在企业累计工作六个月以上。
3.研发费用总额
研发费用是指企业进行研发活动和创意设计活动而发 生的相关费用。研发活动是指企业为获得科学与技术新知 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 (服务)、工艺而持续进行的具有明确目标的系统性活动。 创意设计活动是指企业为获得创新性、创意性、突破性的产 品进行的设计活动,包括多媒体软件、动漫游戏软件开发, 数字动漫、游戏设计制作;房屋建筑工程设计(绿色建筑评 价标准为三星)、风景园林工程专项设计;工业设计、多媒 体设计、动漫及衍生产品设计、模型设计等。
以下活动产生的费用不计入研发费用:企业产品(服务) 的常规性升级;对某项科研成果的直接应用,如直接采用公 开的或者直接购买的新工艺、材料、装置、产品、服务或知 识等商品;企业在商品化后为顾客提供的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等支持活动;对现存产品、服务、技术、材料或工艺流程 进行的重复或简单改变;市场调查研究、效率调查或管理研 究;作为工业(服务)流程环节或常规的质量控制、测试分 析、维修维护;社会科学、艺术或人文学方面的研究。
研发费用应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科技部《关于 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 119 号)、《关于进一步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开发费用 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的通知》(财税〔2017〕34 号)及其他有 关规定,依照《关于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有 关问题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 2015 年第 97 号)、《关 于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归集范围有关问题的公告》( 国家 税务总局公告 2017 年第 40 号 )、《关于企业委托境外研究 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8〕 64 号)、《关于进一步完善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公 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 2021 年第 13 号)、《关于进 一步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 国家税 务总局公告 2021 年第 28 号)等文件明确的方式、范围,对 各研发项目以专账或者辅助账形式,开展研发费用归集,由 企业留存备查。研发费用归集范围包括:
( 1 )人员人工费用: 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的工资薪 金、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 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以及外聘研发人员的劳 务费用。
(2)直接投入费用: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 及制造费;不构成固定资产的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 置费,试制产品的检验费;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运 行维护、调整、检验、维修等费用, 以及通过经营租赁方式 租入的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租赁费。
(3)折旧费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折旧费。
(4)无形资产摊销:用于研发活动的软件、专利权、非 专利技术(包括许可证、专有技术、设计和计算方法等)的 摊销费用。
(5)新产品设计费等:新产品设计费、新工艺规程制定 费、新药研制的临床试验费、勘探开发技术的现场试验费。
(6)其他相关费用: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其他费用, 如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专家咨询费、高新科技研 发保险费,研发成果的检索、分析、评议、论证、鉴定、评 审、评估、验收费用,知识产权的申请费、注册费、代理费, 差旅费、会议费等。此项费用总额不得超过研发费用总额的 10%。
(7)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费用。
研发费用采用上一会计年度最后一个季度财务数据。根 据项目研发形式按以下方法计算企业研发费用总额:
( 1 )企业内部自主研发项目,按实际发生费用额计入企 业研发费用总额;
(2)企业共同合作研发项目,按自身实际承担费用额计 入企业研发费用总额;
(3)企业参加企业集团的集中研发项目,按自身实际分 摊费用额计入企业研发费用总额;
(4)企业委托境内外部机构或个人的研发项目,按实际 发生费用额的 80%计入企业研发费用总额;
(5)企业委托境外机构或个人的研发项目,按实际发生 费用额的 80%计入企业研发费用总额,但不超过境内符合条 件的研发费用的三分之二。
4.销售收入
销售收入采用上一会计年度财务数据,为主营业务与其 他业务收入之和,按照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口径。
5.成本费用支出总额
成本费用支出总额包括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和期间费 用,根据企业会计制度,采用上一会计年度财务数据。成本 费用按照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口径。成本费用支出总 额=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 财务费用。
6.资产总额
资产总额应以上一会计年度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期末 数为准。
7.纳税总额
纳税总额是指企业已实际缴纳的税额。 一般包括增值 税、附加税、所得税,不包括个税。
8.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须在中国境内授权或审批审定,并在中国法律的有效保护期内。知识产权权属人应为评价申请企业。
知识产权采用分类评价,其中:发明专利(不含国防专 利 )、植物新品种、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国家新药、国家一 级中药保护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等按 Ⅰ 类评价;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软件著作权等按Ⅱ类评价。
专利的有效性以企业进行评价前获得授权证书或授权 通知书并能提供缴费收据为准。
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集成电路布 图 设 计 专 有 权 可 在 国 家 知 识 产 权 局 网 站查询专利标记和专利号;植物新品 种 可 在 农 业 农 村 部 科 技 发 展 中 心 网 站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植物新品种保 护办公室网站查询 ; 国家农作物品 种是指农业农村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告的 农作物品种;国家新药须提供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新 药证书;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须提供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签发的中药保护品种证书;软件著作权可在国家版权局中国 版权保护中心网站查询软件 著作权标记(亦称版权标记)。
9.高新技术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是指拥有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编 号的企业,其编号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可查。 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已实现数据 对接,高新技术企业状态可自动获取。
10.科技奖励
近五年内获得过的国家级科技奖励包括国家最高科学 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 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以奖励证书 为准,近五年包括填报当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国家级科 技奖励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公告为准,获奖情况可自 动获取。
11.研发机构
企业拥有的省部级以上研发机构包括国家部委、省直单 位批准认定的企业牵头建立的实验室、研究中心、技术中心、 设计中心、创新中心及研究院等各类国家级、省(部)级创 新平台(基地)。证明材料以出具的研发机构批准认定文件 为准。
12.制定标准
企业近五年内主导制定过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 准的,应出具相关标准文本或证明文件。国家标准以国家标 准化委员会网站发布的国家标准为准,行业标准以国家标准 化委员会网站备案的行业标准为准,国际标准应是国家标准 化委员会网站公布的国际标准化机构制定的标准。相关标准 可 在 全 国 标 准 信 息 公 共 服 务 平 台 查 询。企业应排名标准起草单位前五名。 近五年包括填报当年。
13.企业信用
《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办法》所指的 “发生重大安全、
重大质量事故和严重环境违法、科研严重失信行为” “列入 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 以有关部门根据相 关法律法规出具的意见为准或参考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 “信用中国”网站和国家市 场 监 督 管 理 总 局 “ 国 家 企 业 信用 信 息 公 示 系 统 ”
14.其他事项
所称职工总数、科技人员数和资产总额指标,应按企业 全年的季度平均值确定。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 ÷2
全年季度平均值=全年各季度平均值之和÷4
年度中间开业或者终止经营活动的,以其实际经营期作 为一个纳税年度确定上述相关指标。
三、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条件和打分指标
申报条件
(一)企业申请认定时须注册成立一年以上;
(二)企业历经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法,获取对其主要商品(服务)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用途的知识产权的所有权;
(三)对企业主要商品(服务)发挥核心支持用途的技术属于《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四)企业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
(五)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实际经营期不满三年的按实际经营时间计算,下同)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附和如下要求:
1、近期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5%;
2、近期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亿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
3、近期一年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业在我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
(六)近一年高新技术商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同期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
(七)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应达到相应要求;
(八)企业申请认定前一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重大质量事故或严重环境违法行为。
评分标准
核心自主知识产权 30分
企业拥有的专利、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植物新品种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不含商标)。
1.由专家对企业申报的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是否符合《工作指引》要求进行评判。
2.同一知识产权在国内外的申请、登记只记为一项。
3.若知识产权的创造人与知识产权权属人分离,在计算知识产权数量时可分别计算。
4.专利以获得授权证书为准。
5.企业不具备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不能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注:如果要拿到30分,必须要有6个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或者1个发明专利或者6个实用新型专利。
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30分
3年内科技成果转化的年平均数需五项以上
1.同一科学技术成果(专利、版权、技术使用许可证、注册的软件版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在国内外的申请只记为一项。
2.购入或出售技术成果以正式技术合同为准。
3.此项评价可计入技术诀窍,但价值较小的不算在内。从产品或工艺的改进表现来评价技术诀窍等的价值大小(企业可以不披露具体内容)。
4.技术成果转化的判断依据是:企业以技术成果形成产品、服务、样品、样机等。
注:如果要拿到30分,必须要有12个技术开发合同或者12个技术服务合同或者12个销售合同(分别针对不同产品)
研究开发的组织管理水平 20分
(1)制定了研究开发项目立项报告;
(2)建立了研发投入核算体系;
(3)开展了产学研合作的研发活动;
(4)设有研发机构并具备相应的设施和设备;
(5)建立了研发人员的绩效考核奖励制度。
注:以上五个小项全部齐全后,才能拿到20分
成长性指标 20分
此项指标是对反映企业经营绩效的总资产增长率和销售增长率的评价(各占10分),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总资产增长率=1/2 (第二年总资产额÷第一年总资产额+第三年总资产额÷第二年总资产额)-1。
销售增长率=1/2 (第二年销售额÷第一年销售额+第三年销售额÷第二年销售额)-1;
注:总资产和销售每年是递增的,才能达到最高20分
关于以上政策讲解,大家还有不懂的问题吗?还有疑问吗?有疑问可以免费咨询。
找我们能为您做什么?(勿抄)
一、国家、省、市各类政府资助类项目申报;
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专利软著知识产权申报;
三、国家、省、市各类企业荣誉资质申报;
四、国家、省、市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科技成果评价、工业设计中心、非遗、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绿色工厂、大数据企业、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各类标准、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科学技术奖、规上、老字号、新产品等研发平台创建辅导、申报:
五、资金申请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项目建议书、等各类报告编制;
六、科技成果转化中介、公司注册注销、工商办理、股权、科技项目投融资。
一个电话,帮您理清思路,匹配最佳项目,让您轻松稳拿补贴政策资金与品牌荣誉提升!
专人在线指导,免费咨询:19855109130,微信同号,获取最新政策详情,欢迎前来交流。
专注企业服务
专业人做专业事
多对一定制服务
多领域团队定制服务
成功率高
通过率98%以上
高学历团队
团队成员均为高等学历
版权所有©卧涛科技有限公司 皖ICP备13016955号-23